- 首頁
- 民文
- English
- 網(wǎng)站無障礙
- 舉報
- 登錄
其加家的四股水:浸潤百姓生活甜

在拉薩市曲水縣茶巴朗村,57歲的村支書其加家的院子里,8歲的外孫旦增諾桑正擰開水龍頭給水槍接水,清澈的自來水嘩嘩流淌,妻子邊巴卓瑪在一旁洗著剛從地里挖出的土豆,這幅尋常景象,卻讓其加和妻子感慨萬千。從背水、挑井水、壓井水到如今自來水入戶,其加一家的生活,宛如一部生動的紀錄片,見證了西藏農(nóng)村飲水條件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“說起過去吃水的難,我老伴最有發(fā)言權(quán)?!逼浼幼谧约覍挸ǖ脑鹤永?,打開了話匣子。時間回溯到1987年,他和邊巴卓瑪剛成家。那時的茶巴朗村,和西藏許多偏遠村落一樣,人畜飲水主要依賴河水。家里的背水重擔,落在了年輕的邊巴卓瑪肩上。
“那時候,她天不亮就得起床?!逼浼踊貞浧鹌拮拥男羷?,聲音里滿是心疼。他仿佛又看到了當年妻子那忙碌而疲憊的身影:她掖好厚重的藏袍下擺,背起水桶,一步一步朝著幾公里外的拉薩河走去。河岸濕滑,取水是個技術(shù)活,更是個力氣活。
“一桶水背回來,肩膀勒出深印子,腰都直不起來,冬天手凍得通紅,夏天一身汗。一天少說也得跑四五趟,才勉強夠家里用水?!逼浼有奶鄣卣f??粗拮尤绱耸芾郏睦锖懿皇亲涛?。農(nóng)閑的時候,他會早早地趕到半路,等著妻子,幫她分擔一些重量;有時,遇到村里趕馬車拉水,其加就厚著臉皮跟人家說好話,拜托人家捎妻子一段,讓她省點力氣?!澳菚r候,‘吃水難’是家家戶戶最頭疼的事之一?!逼浼痈锌?。
為了解決村民取水遠的問題,村里組織挖了一口公共水井?!熬x村子近了點,大家剛開始都挺高興,覺得能少走不少路。”其加說。然而,好景不長,新的問題很快出現(xiàn)——井臺邊排起了長龍。
“特別是早上要做飯、晚上要喂牲口的時候,井臺邊能排一二十個人,等上一個小時是常事?!逼浼踊貞浧甬敃r的場景,眉頭微微皺起。他清楚地記得,那時大女兒次仁剛出生不久,家里人都忙于務(wù)農(nóng),妻子就不得不用背帶把孩子綁在背上,拎著水桶去排隊。
“取水是近了點,但花的時間一點沒少,照樣是個負擔。”其加說,那口公井雖然解決了距離問題,但遠沒有解決“用水難”的實質(zhì)問題。
時間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期。其加清晰地記得那一天:“村里突然開進幾輛大卡車,施工隊拉著設(shè)備,說要給我們裝‘手壓井’?!边@個新鮮詞讓全村人都圍攏到村曬場邊看熱鬧?!翱粗と藗兺诳?、下管、安裝那個鐵家伙(手壓泵),大家心里都犯嘀咕,這能出水嗎?”其加描述著當時的場景。當工人反復按壓手柄,一股清亮的水柱“噗”地噴涌而出時,村里人都驚呆了。
“曬場的手壓井用了一段時間,大家都覺得很方便。后來,在政府的鼓勵和支持下,村里人開始在自家院里打手壓井。我家也是在那時候,在施工隊指導下,在院子里打了一口自己的手壓井?!逼浼又钢鹤永锏氖謮壕f。手壓井的普及,將相對清潔、便利的地下水送到了村民家門口,讓村民們告別了長時間排隊取水的日子。
真正革命性的變化發(fā)生在2007年?!澳且荒?,是我們村用水歷史上翻天覆地變化的一年?!睍r任村委會副主任的其加語氣中充滿著自豪。這一年,得益于國家農(nóng)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全面推進和自治區(qū)、市、縣各級政府的大力投入,自來水入戶工程惠及了茶巴朗村。其加作為村干部,全程參與了自來水入戶工程。從工程的規(guī)劃、施工到驗收,他都一絲不茍,心中滿是對美好生活的期待。
“自來水一入戶,生活全變了樣。洗衣、做飯、打掃衛(wèi)生、喂牲口,方便得不得了。家里干凈了,人也輕松了,騰出的時間能干不少別的活兒?!逼浼诱f。如今,打開水龍頭,清澈的自來水隨時可用,村民們再也不用為用水問題發(fā)愁了。
從妻子肩上的沉重水桶,到公井旁排隊提著的小桶,再到“鐵疙瘩”手壓井噴涌的甘泉,直至如今灶臺邊一擰就來的自來水——4次深刻的用水變遷,貫穿了其加一家人的生活。涓涓清流,不僅潤澤了土地和生命,更凝結(jié)著黨和政府對高原人民無微不至的關(guān)懷。(平措尼珍 索朗措姆 仁青)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